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當代儒學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中國哲學現代之後的方向與發展:牟宗三先生兩層存有論的意函
並列篇名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Post-modern Era: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wofold Ontology of Mou Tsung-san
作者 李瑞全
中文摘要
當代新儒家的哲學基本上是回應中國文化與哲學的現代化問題。在哲學上,可以牟宗三先生的兩層存有論為代表,展示出中國哲學現代化所達至的學理深度:一方面融會儒、釋、道三家的義理,一方面吸收西方自康德以來的哲學、知識論、邏輯數理哲學的學統,鎔鑄為通貫中西哲學的兩層存有論的龐大體系。更重要的是,當代新儒學這一步工作實是一種批判的吸收和調適上遂的建構,因此,同時超越了西方現代化中所產生的流弊。是以,當代新儒家的現代化的回應可說蘊涵了所謂後現代化的要求,而不致流於後現代化的過份強調個體的自由,以至流於非理性和相對主義。本文論析牟先生的兩層存有論如何通過調整中國哲學而上遂,對康德哲學之批判吸收,點出康德的系統有兩個預設:現象與物自身之超越區分與人是定然的有限,由此對顯,乃見出中國哲學傳統中所特有的以「人雖有限而可無限」的哲學意義,於人為有限存有處設「執的存有論」,於人雖有限而可無限處設「無執的存有論」。本文首先指出雖然康德已有兩重立法的慧識,但並未能真正正視道德之立法,使目的王國不能真實地安立。牟先生的無執存有論方真正建立道德立法之創造義。康德由知性立法所建構的現象或自然世界是一種存有,可以成功一存有論,則道德立法所創造的道德世界作為一種客觀真實的世界,道德世界的存有也可構成一存有論。牟先生並取康德所謂哲學之宇宙性的概念和哲學基型的構想,把前者詮釋為聖人即為以人體之的哲學家,並通過判教而建立儒家之圓教為哲學之基型,使哲學為可學。但是,哲學並不因此而終結,基型仍須加以日新又新之詮釋,以呈現哲學基型之面目。此外,尚有各種專題哲學,發揮哲學與人間世的結合。在後現代社會中,哲學尚需回應各種應用哲學與倫理學的課題,如正方興未艾的生命科學、電腦、奈米、大腦與意識等尖端科技的發展,掌握其所激發的許多前人所未能知見的新議題,凡此皆是各種專題哲學所需回應的課題。
起訖頁 1-20
關鍵詞 當代新儒學牟宗三康康兩層存有論哲學基型圓教
刊名 當代儒學研究  
期數 200701 (1期)
出版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該期刊-下一篇 王龍溪與季彭山的論辯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