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當我在演講場合分享〈山火〉這段話:「即使在殖民地時代,也該是很少能夠遇見的不平常的事情吧」,談及它的言外之意,總是有人舉手問:「為什麼會知道要選〈山火〉這篇文章?」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那個感覺是很朦朧的。最初我遇到鍾理和的小說是在教案討論時,同事選擇〈阿煌叔〉這篇,裡頭敘述一位神采飛揚的青年工頭,不知何故在若干年後變成一個自我放逐、落魄失序的邊緣人。究竟「若干年」裡發生什麼事,作者並不明說,他含糊其辭,我只好把小說來回閱讀好多次,讀完頭上充滿問號,疑惑著:這人是不是文筆不好?後來再讀到〈山火〉,朦朧曖昧的筆法再次出現,我忍不住懷疑,難道他是「故意」的?這「故意」,引起我的興趣,想細緻的品味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