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技術與資通訊產業發展是臺灣長期以來的強項,隨著資訊科技不斷推陳出新,醫療院所也開始在院內使用各種設備或資訊系統,這幾年,智慧醫院被廣泛的使用,各家醫院也開啟了醫院間的''軍備競賽'',從電子病歷,到現在的機器人、大數據應用、智慧病房、床邊資訊系統、穿戴式裝置應用等,彷彿要有這些資訊應用才能跟得上時代潮流,也因此造成每家醫院都投入大量的經費,使用許許多多的資訊系統,使得智慧醫院林立,但這些資訊系統或產品是否真的對於病人照護品質有幫助,也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醫療機構參加的各式評鑑、ISO、JCI,及HIMSS等認證都有明確的標準與規範,但現在業界卻沒有一套明確的定義與標準,判斷如何才能稱為智慧醫院,因此訂定這樣的一個標準與規範,讓醫院能夠有所依循,確實是目前相當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大多人使用的定義,是Enisa在2016年所提出的版本,其將智慧醫院定義為「基於互聯(Internet)環境建立的優化和自動化流程的醫院,以改善現有的病人護理程序並引入新的功能」,另外,Siddharth在2017年也提出,智慧醫院是「通過互聯資產的基礎資訊化網絡基礎設施優化,重新設計或構建新的臨床流程,管理系統甚至醫院的基礎設施,以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或洞察力」,綜合上面的定義,互聯網的應用是對於智慧醫院最基本的定義,在此基礎上,再增加物聯網等資訊科技的應用,藉以改善流程、提升醫療品質,是目前對於智慧醫院普遍較能接受的基本範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