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自特殊教育法修法後,面對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之情緒行為問題時,正向行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PBS)或行為功能介入方案之實施,普遍受到重視。故國教署自104年起委託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培訓高中職情緒及行為問題專業支援教師,筆者有幸參與初階、進階及高階之培訓工作,發現特教教師經常遭遇之下列困難,包括評估工具之使用,如:使用ABC行為觀察紀錄表時,經常過度詮釋學生行為,缺乏具體與客觀之陳述;使用功能行為訪談表時,容易忽略學生最不可能出現行為問題的人事時地物;使用FACTS中文版時,由於它是直接翻譯美國之檢核表,有些題項內容與國內教育現場文化有所不同,或因直接翻譯關係,有時會造成閱讀誤解,而較難具體區分背景因素、立即前事及行為後果之具體特徵。其次,在相對行為摘要表中,建立替代行為、期待行為及其行為後果架構,對多數老師而言是困難的。本文統整歷次培訓時,統整現場教師執行行為功能評量時所面臨之挑戰並澄清,做為特教教師未來在執行行為功能評量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