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醫療照護是追求一個安全、有效果、以病人為中心、即時、有效率及公平的服務系統。90年代後,醫療品質指標的發展日趨成熟,醫療品質指標不單是監測醫療品質的工具,有越來越多的醫療品質改善活動,將醫療品質指標作為改善標的。由於醫療費用不斷高漲,為了讓有限的資源達到最大效益,並因應醫療環境中政府、民眾、保險人等利害關係人對於醫療品質的重視,結果面的品質指標,逐漸成為品質評估主流。於是,醫療品質指標除用於內部改善,也開始朝向外效性的應用。臺灣正式推行醫療品質指標約始於2000年前後,除了中央健康保險署因相關業務所需,建立的總額品質指標、論質計酬試辦計畫各項疾病成效指標、醫療機構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各分局資訊公開指標等之外;亦有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及各學協會主導之品質指標系統。目前現有的指標系統中,多數為人工申報,然而,人工申報有可能在人為判定的過程中,發生了標準不一致的偏差;而臨床實地稽核即可透過系統性的稽核,找出指標收集標準不一致以及照護過程中需要提升改善的項目,並確保醫療服務的品質與病人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