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社會資本」觀點切入,探討偏鄉地區教育資源整合之影響因素。綜觀過去的研究,在探討影響偏鄉地區教育資源整合的因素時,可以發現資源整合的外顯性影響因素不外乎來自於師資缺乏;學生難以適應;家長不配合或是侷限經濟狀況難以援助;學校經費不足;缺乏資源整合機制…等。而隱性因素則包括「態度」、「價值觀」、「意願」、「溝通」、「資源需求的相似性」…等,與社會資本四要素:「網絡」、「信任」、「互惠」、「規範」有其相似之處。因此,本研究以社會資本的四項要素:「網絡」、「信任」、「互惠」、「規範」探討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整合,並以台中市新社區的學童課後生活輔導計畫為例,採用深度訪談法,以訪談的方式瞭解新社區的國小課後照顧服務計畫的內涵、發展與現況、計畫形成的契機,以及瞭解相關行動者(新社區公所、陸軍0軍團、學校、家長)之間的社會資本的內涵,並透過質性分析軟體MAXQDA的輔助,瞭解社會資本的形成因素與對教育資源整合的影響,研究發現社會資本中的「網絡」是影響教育資源整合的關鍵因素,再者,「規範」的存在是計畫執行的依據,本研究的個案則因為缺乏正式的規範而造成計畫執行的困擾,正因如此,行動者間勢必存在強烈的信任關係以補足正式規範的不足,而信任則來自於網絡的互動中培養的情誼,以及來自於對制度的相信,最後,互惠的不對稱並不會影響資源整合的進行,而本研究也發現支持計畫資源整合的概念-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