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高雄市是以工業發展主導之城市,其城市碳排放量經常名列台灣城市之首,為降低全市碳排放量,低碳運輸成為高雄市政府主要推動之運輸策略之一,隨著時代變遷,高雄市現階段以追求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為主要目標,希望透過打造生態、永續與多樣性的交通型態來促進城市轉型。而在討論公共運輸發展之際,推動對環境友善的交通是刻不容緩的議題(Shiau and Liu, 2013)。生態交通是對環境友善的運輸型態,高雄市政府預見永續交通對高雄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遂規劃於2017年10月主辦生態交通全球盛典(EcoMobility World Festival)規劃於活動期間於示範區域(哈瑪星)推動無燃料車(car free)的活動,期待透過該活動,引進低碳運輸載具、營造低碳生活環境,進而改變市民的生活與運輸行為,然而,行為的改變並非一蹴可及(Bamberg, 2011),往往需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適,甚至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政策衝擊與地方居民的反彈。本研究透過文本分析、訪談與參與式觀察的方式,了解生態交通推動的運作方式、發展策略,以及面對的挑戰。經本研究整理相關資料歸納建議如下:(一)高雄市政府希冀透過生態交通慶典及相關活動的辦理,逐步改善民眾的交通運輸行為,其民眾參與過程仍存在制度管理與執行的困難,尤待改善。(二)推動初期,市府與地方民眾仍存在認知落差與資訊不對稱情況,導致地方居民產生不信任感與抵制行為。認知落差的消除與資訊化充分提供須透過制度化規範的建立來推動。(三)推動中後期,市府透過定期與地方鄰里長與商家座談,並透過政策補助與改善社區周遭生態交通環境等方式逐步取得民眾信任與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