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引介俄國文學理論家巴赫汀(M. Bakhtin)在語言哲學中提出的「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對話主義」(dialogism)、「多聲性」(polyphonic)等「表述」概念,針對日本低年級兒童在對話時的語體轉換進行探討。根據日本小學一年級的兒童在學校的生活、玩耍情形、以及中日雙語家庭兒童的玩耍情景等相關資料,來審視兒童使用ダ體(常體)、デスマス體(敬體)的語體區別狀況。分析結果如下所示:1)課堂上,兒童在使用語尾語體之選擇時,教師作為具權威之言語模式,兒童會「腹語術」地仿擬教師的話語表現。(2)兒童在私下對話或玩耍場景中,為了引起聽者的注意、或有強烈的請求時,會偏好「腹語般」使用具有權威語氣的デスマス體(敬體)。(3)在學校班級自治活動等公共場合,教師固定使用的デスマス體(敬體)話語表現,成為兒童模仿的語言類型。(4)作為引人發笑手段的デスマス體(敬體)表現,是兒童對於大人發語的「諧擬」(parody)。過去的研究通常顯示,語尾語體轉換與表達功能、上下文脈絡相關。然而,透過應用上述M. Bakhtin的表述概念,從兒童會話的實例中,可以觀察掌握到兒童們在語尾轉換的一貫性現象,亦即「大人社會性語言與類型的腹語諧擬」。M.Bakhtin雖源自於文學語言理論,但目前已普遍被應用於言說分析研究上,以本研究為例證,M. Bakhtin的對話、表述、諧擬等概念,在台灣的日本語學領域裡,其實可以進一步應用在多語言話者、日語學習者身上,乃至課堂會話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