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歷史學與人文學科在高等教育中究竟該扮演何種角色、發揮何種作用,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在全球經濟波動、產業轉型、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迎面而來的年代裡,歷史學與人文學科如何面對多重變奏的環境,實為現下亟需反思的課題。此外,網路資訊與全球化已然成為本世紀新結構,冷戰解體和區域再分工也重新衝撞民族國家的地理空間界線,氣候變遷更挑戰全人類的生存機會。新問題與新局勢已非原本單一國家或單一學科的知識所能回應,必須尋求多方合作協調與對話。統合、跨域、通識之說不斷被提起,新的知識框架隱然胎動。面對此一新挑戰,百年前締造的學術分科框架,事實上也到了必須重思改組的階段。回顧歷史,往往是反思的第一步,也是籌劃本專號的主要目的。面對隱然胎動的新知識框架,既有的歷史學知識體系如何應對或承接,如何保留或換新?2018年適逢臺灣大學創立90周年,值此周年之際,回溯90年前日本殖民政府將西方知識體系消化轉介至臺灣的起點,考析學術框架生成的條件及其延續改換之因,適為重探學術邊界的重要途徑,並可循此徑探索其與戰後學術的承接與轉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