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華人文化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論吳偉業之「詩」與「史」的書寫方式--〈永和宮詞〉與《綏寇紀略》的對讀
作者 凌頌榮
中文摘要
明清文人吳偉業(梅村,1609-1672)素以長篇敘事詩見稱,更造就了世稱「梅村體」的寫作傳統。自陳寅恪提倡「古典今事」、「詩史互證」之法以來,今人對「梅村體」的研讀多集中於辨證詩文與歷史的對照關係。然而,這實忽略了吳偉業對自身身分轉換的認知,以及他對各式文體的不同態度。本文故以〈永和宮詞〉及《綏寇紀略.虞淵沉中》為例,嘗試揭示和探討這種差異。此兩篇作品均是以崇禎帝和田貴妃的愛情故事為寫作對象,內容雖有不少重疊,但在細節和寫作方式等層面上還是存有明顯的區別。〈永和宮詞〉作為「梅村體」詩歌,寫於國變之際,情節發展流暢明確,焦點放於君主與貴妃之間,以遺民的目光刻畫出悲愴感人的故事;《綏寇紀略》作為歷史記錄,則是成書於清室平定中原以後。吳偉業站在較遠的時空距離,以講究詳實、審慎理性的態度收集前朝材料,編成以保存過去為目的著作,見出明遺民無力的最後行動。因此,前人單純以「互補」形容吳偉業之「詩」和「史」的關係,似是過於簡化當中的複雜性質。
起訖頁 199-216
關鍵詞 吳偉業〈永和宮詞〉《綏寇紀略》詩史互證
刊名 華人文化研究  
期數 201706 (5:1期)
出版單位 南洋文化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王維「詩」意與「禪」境探析
該期刊-下一篇 宗教性民間團體的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在華人社會的擴散因素:以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為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