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詩歌以沖淡空靈的禪理意趣而傳誦千古,王維的詩不以形似寫景為主要目的,而是崇尚寫意,追求一種韻味與體悟。王維的母親崔氏是佛教徒,「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因受母親的影響,王維早年即相信佛教,據《舊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得宋之問藍田別墅,在輞口;輞水周於捨下,別漲竹洲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嘗聚其田園所為詩,號《輞川集》。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妻亡不續弦,孤居三十載,認為習禪能祛除煩惱,乃至成佛。世稱王維為「詩佛」,盛唐正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鼎盛階段,也是禪宗迅速傳播的時期。王維一生與佛教禪宗有著密切聯繫,佛禪思想豐富了王維詩歌的內容與格局,他同時藉由以禪入詩的創作手法體現佛理禪趣,揭櫫了唐代文人習禪的社會風尚及詩禪交融的文學現象。王維在唐代被時人稱為「當代詩匠,精通禪理」,尤見他與佛教的關係匪淺。王維篤信佛教,精通禪理,除了受到唐代佛教興盛的時代風氣影響外,實與他的家世背景及人際交遊關係息息相關。王維善於創作山水詩,其詩歌境界的營造在闡發悲苦喜樂的情懷之外,更運用與禪相似的直觀體悟來深化詩歌的審美經驗,寄寓著佛教觀照世間的意蘊。基於前人的研究基礎,本文系對王維「詩」意與「禪」境進行初步的探究。文章從客觀角度上論述,依次從王維與禪學、王維詩作中空與靜的運用、王維禪詩的般若妙趣和王維禪詩與山水詩的融合多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從而窺探出王維對佛學的領悟,使其詩不著禪語,便得禪語、禪境。他對空與禪的理解之深,值得我們進一步瞭解。本文首先溯源王維與佛教禪宗的接觸因緣,並探討王維以禪入詩的創作方法,進而以佛教的基本教義以及禪宗的審美意趣來詮析王維通於禪宗審美意趣的詩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