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用哈佛大學的學科發展方向與學科發展史為例,說明國際學術界的跨領域研究趨勢與跨界合作(學術、社會與實務)的重要性與必行性,並不因為筆者認同以哈佛為首的美國高教體系結構、或者將其等同於唯一「頂尖優秀」、幾近「神格化」完美等級的普世價值。在一個多元發聲與發生的時代,單一價值崇拜和一昧不經思索地模仿,不僅愚鈍、缺乏創見,更總落入削足適履、邯鄲學步的窘境,缺乏對社群自我、以及個別區域文化特殊性的總體認識與認同…,是該謹慎避免的思維模式。之所以會選擇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僅與作者個人近期研究經歷與觀察的偶然際遇相關。筆者在 2015-2016 年間獲得教育部【頂尖大學策略聯盟選派優秀人才赴國外頂尖大學】計畫獎勵,獲派赴美國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費正清中心訪問研究一年。在國際訪問學者如過江之鯽的哈佛大學研究訪問整整一年的過程,與其說是到世界一流學府的「取經」或者交流學習,倒不如說是對一個文化思維迥異、異質性豐富的國際學術平台的觀察經驗與自我反思。天寒地凍的美東,與筆者所熟悉的西歐文明間,雖有部分雷同共通的文化源頭,但經過了超過兩個世紀的分流演繹,今日生成展現的樣貌與文化底蘊是非常不同的。天冷,逼得人們在行走間、一呼一吸吞吐的白煙裡思緒必須特別透徹清晰,因為腳下每一步都可能打滑摔跤;寒凍無水氣乾燥的空氣,則讓人們在無可避免的流感傷風時,特別必須掙扎才能存活。它們讓人重新理解和珍惜亞熱帶島嶼上溫暖濕氣飽飽的空氣──那是真真切切家/人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