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係指將地方社區及其環境做為課程與教學的起點,並強化學校與社區聯繫,以培養學生關懷社區、欣賞自然環境,以及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建立公民參與能力。地方本位教育,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1990年代Laurie Lane-Zucke就進行地方本位教育理論研究,後來2004年David Sobel出版《地方本位教育:教室與社區的連結》(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Classrooms & Communities)一書,積極倡導地方本位教育,認為學校在強化地方特色應該扮演著重要角色。隨後陸陸續續有地方本位教育專書,例如:Gregory A. Smith & David A. Gruenewald於2007年出版的《全球時代的地方本位教育:地方多樣性》一書;Gregory A. Smith 和 David Sobel於2010年出版的《學校的地方與社區的本位教育》(Place- and Community-Based Education in Schools)一書等,對於地方本位教育均有精闢的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