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鵝湖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喜怒哀樂未發」或「仁義禮智未發」──關於陳來教授詮釋船山中和思想之商榷
並列篇名
Before Pleasure, Anger, Sorrow and Joy? Or Before Humanity,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and Wisdom? A Consultation with Prof. Chen Lai about His Interpretation of Wang Fu-chih’s Thoughts on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作者 陳祺助
中文摘要
《中庸》從天命之性說中和,但卻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之情,其已發不必然中節,未發亦未必是不偏不倚,如何能為天下大本?究竟性情之關聯如何?先儒於此,其說同異不一,船山曾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是儒者第一難透底關。」而其本人論中和之說同樣曲折費解,罕見學者有專文論述。陳來教授大作〈王船山的《中庸》首章詮釋及其思想〉(上)(下)兩篇是研究船山中和思想方面難得的專著。但在重要的關鍵地方,其說對船山中和思想的詮釋,並不貼切。本文從三個方面,對陳教授之說加以討論、商榷。這三點分別是:(一)仁義禮知是「應然的規範」,四德必須通過四情才能顯現。(二)仁義禮知就是未發,而喜怒哀樂是已發;已發的根源是未發。(三)故人心之未發為道心,道心之未發為人心。
起訖頁 20-31
關鍵詞 中和未發已發人心
刊名 鵝湖月刊  
期數 200611 (377期)
出版單位 鵝湖月刊社
該期刊-上一篇 論李覯之功利思想
該期刊-下一篇 禮治的闡釋及其對法治的補充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