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料理‧台灣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舌間上的好滋味:漫談台灣玉米
作者 王培珊
中文摘要
玉米(Zea mays L)又名玉蜀黍、番麥,原產於墨西哥或中南美洲,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將玉米帶到西班牙,再傳至世界各地。玉米在十六世紀時傳入中國;《臺灣府誌》則記載兩百多年前台灣就有玉米栽培的紀錄。若將玉米以用途作為區分,可再細分成食用玉米、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除了青割玉米作為畜牧之芻料使用外,食用玉米和硬質玉米,都是日常飲食中廣泛使用的素材。食用玉米依其口感特性又可再分為甜玉米,白玉米和糯玉米;硬質玉米即為以前的飼料玉米,雖主要作為動物的飼料用但在食用及工業的應用上,也佔了一席重要的地位,食用上例如玉米棒、乖乖、早餐玉米片等加工食品;而工業上變性89硬質玉米澱粉更可製成生物可分解塑膠,是兼顧環保的綠色產品。為避大眾對硬質玉米停留於僅當作飼料的印象,近年來已將飼料玉米正名為硬質玉米,讓大眾了解玉米的多用性。玉米的另一種分類方式是依其遺傳多樣性質,造成胚乳特性不同加以區分,如硬粒種、馬齒種、甜質種、蠟質種和爆裂種等,不同的胚乳性狀進而發展玉米不同的用途。以下將以食用的角度介紹目前玉米應用在料理上用途和特色。
起訖頁 76-79
刊名 料理‧台灣  
期數 201407 (16期)
出版單位 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該期刊-上一篇 鮮味
該期刊-下一篇 泰式玉米檸檬餅與印度芒果酸辣醬.西班牙玉米沙拉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