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鵝湖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道」「德」釋義︰儒道同源互補的義理闡述──以《老子道德經》「道生之、德蓄之」暨《論語》「志於道、據於德」為核心的展開
作者 林安梧
中文摘要
「道」是就其「總體的根源義」、「根源的總體義」說,「德」是就其「內在的本性義」、「本性的內具義」說。「道生之、德蓄之」,此是由存有之根源的總體之彰顯呈現,涵蓄之、具成之,方成此內在之本性。「志於道,據於德」,此是由主體之自覺邁向那存有之根源總體,參而贊之,使之開啟,並繼善成性,據以為德,發為實踐也。道家於「話語之介入」所成之「物勢」(物形之、勢成之),多所戒慎,強調必須經由「滌除玄覽」、「為道日損」、「致虛守靜」、「歸根復命」,方能免除「話語之異化」,達到「存有之治療」。儒家重「主體之自覺」參贊互際所成之「存在之實感」,並依循於此,而悠遊涵泳於藝文器物生活之中(依於仁、游於藝),「正名以求實」、「仁禮不二」,進而達到「一體之仁」的境地。蓋域中四大,天地人三才,人生天地之間,由此「實存之場域」之參贊互際,「總體之根源」因之而彰顯﹔「範圍天地,顯現其象」,「曲成萬物,名以定形」﹔然天人不二,和合其德,惟「互藏其宅、交發其用」、「知子守母,尊道貴德」也。
起訖頁 1-7
關鍵詞 實存場域根源總體本性內在互際三才存有話語異化治療和合現象形器名實有無
刊名 鵝湖月刊  
期數 200304 (334期)
出版單位 鵝湖月刊社
該期刊-上一篇 牟宗三先生對孔子的理解
該期刊-下一篇 王夫之情感詩學與近現代西方美學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