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考訂《左傳》所載黃河津渡計九處,順流而下依次為「采桑津」、「蒲津」(河曲)、「茅津」、「盟津」(孟津、棘津)、「制」、「南河」、鄭之「延津」(廩延)、衛之「延津」(白馬津)與「長壽津」。「蒲津」(河曲)、「茅津」與「盟津」(孟津、棘津)因地理位置明確,本文略而不論,僅考證《左傳》所載「棘津」即「盟津」。「制」之津渡以往學者未曾討論,本文以《左傳》相關記載為證,考訂該津渡已見於春秋。前輩學者論「南河」、鄭之「延津」(廩延)與衛之「延津」(白馬津)位置甚為混淆,本文則釐清其地望。學者另提出春秋時已有汾陰與梁對渡、龍門渡口、風陵渡等三處津渡,本文認為因未有充分資料證實,僅能備為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