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起因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抗官事件,由對新竹地區客籍人民為保衛鄉土,號召區域內民眾組織義民軍以資對抗的死難者,所發起的建廟、祭社;爾後又有戴潮春事件,新竹地區的義民軍再起,為犧牲者另立義塚,同樣由區域內人民共同祭拜。竹塹地區義民軍保鄉衛民、助官平亂之舉,先是獲清乾隆皇帝頒「褒忠」匾褒揚,同治、光緒年間巡撫徐宗幹、劉銘傳及日治時期日本的拓務大臣秋田清、台灣總督長谷川清等人都曾經對義民廟致贈匾額褒獎。「義民爺信仰」就漸由局限於鄰近義民廟的枋寮、六家庄等鄰近地區之私人性質祭拜,隨客籍人群的不斷加入轉為公祭形態;另一方面,參與祭祀的地域並不包括新竹沿海區域的閩南村落,具有使用客語與非使用客語人群臣隔,藉由信仰團結語言及人群認同的特點。因此新埔枋寮的褒忠亭(義民廟)就儼然成為北部客家人的信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