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漢學研究通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如何創造臺灣漢學的優勢?」綜合座談紀要
並列篇名
Record of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Discussion: How Can We Create Excellence in Taiwanese Sinology?
作者 漢學研究通訊編輯部
中文摘要
1970年,我來到臺灣學習中文,這是我第一次到臺灣,也是我第一次離開美國到國外去。那時候我大概學過兩年中文,開始利用中文材料做研究。我發現臺灣人很有人情味、彼此互相關心,讓我有回到美國南部老家的感覺。這次出國對我的影響很深,尤其是認識了王德毅老師,他不僅給我很多啟發,而且還給了我學習中文的具體理由,即利用中文與中國學者對話。很榮幸在那之後陸續有機會回來學習。 這次論壇聽了諸位學者的演講,讓我受益不少,我心裡有些想法,跟大家提一下。在白永瑞教授「對話互動之相映――全球本土學角度下臺灣與韓國之漢學研究」的演講中,主持人陳芳明教授及討論人林麗月教授的論點與我的想法大致相符,可是,我想在一些方面再稍作補充。這兩天,我一直在思考韓國與臺灣漢學的類似之處。正如陳先生所言,臺灣的學者一直沒有把中國當作外國,這與韓國的定義有一些差異。可是,在清朝的時候,韓國人把他們自己叫做「漢人」,把清朝的漢族叫做「清人」,韓國覺得自己是正統,保存了孔子、孟子的傳統,並特別推崇朱熹,他們保存了真正的中國傳統。從清朝到當代中國人當然不同意這類韓國人的立場。林教授的說法雖然有道理,但韓國其實也有資格認為他們是保存了東亞文明傳統的重要地區。
起訖頁 31-37
刊名 漢學研究通訊  
期數 201202 (31:1期)
出版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對話互動之相映──全球本土學視角下的臺灣與韓國之漢學研究
該期刊-下一篇 德裔美國漢學家夏德學術述論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