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當代儒學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
並列篇名
Tong Chen School's Grammer Method of Mencius during Late Ching Dynasty to Early R.O.C.
作者 丁亞傑
中文摘要
姚永概、吳闓生均指出以文法解《孟子》的重要,亦即惟有藉由文章技法的分析,方能理解《孟子》精義。並認為歷代解經雖眾,卻難能得到真義,正是不講文法之故。姚永概的案語還是以文法為主,極少針對義理直接發明。吳闓生的評點,完全是文法分析。這些文法的分析,與其說是作者藉由評點發明義理,不如說是指點讀者體會義理。本文即以姚永概、吳闓生解《孟子》的作品為對象,分析其共同的文法論。姚永概、吳闓生的《孟子》評點,僅從文章論析,但如此要臻至以文法明義理之微,可能還有若干差距。姚永概、吳闓生的工作,整體而言,是借由指陳文章技法,讓讀者體會義理。在這一方面著墨漸多的結果,經典的文學性格,超過了經學性格。經學義理的闡發,反而不能彰顯。然而從文法論出發,《孟子》作為經典的地位既未動搖,現在在義理之外,又加上文章,於是《孟子》既有義理之精,也有文采之美。一端是心性、治國之源,另一端是文學、創作之本。擴展《孟子》學的內涵,有思想史上的孟子,也有文學史上的孟子。
起訖頁 33-75
關鍵詞 桐城派孟子文法姚永概吳闓生
刊名 當代儒學研究  
期數 201012 (9期)
出版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夏炘《述朱》「敬」義論述
該期刊-下一篇 朱子的經權觀析論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