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當代儒學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牟宗三先生論儒家道體義
並列篇名
Mou Tsung-san's comments on the Meaning of Substance in Confucianism
作者 鄧秀梅
中文摘要
儒家哲學本質上是一門道德倫理學,但它與西方倫理學仍有差異,大的差異在於儒學肯定道德行為有一普遍之內在根據,且此內在根據還是一超越於人物之上、而為萬物生成來源的創生本體。是以儒家哲學除考究實際行動之善惡對錯之外,它尚有一直通至宇宙創造根原的課題必須被釐清;換言之,儒學除是一門道德倫理學之外,它還可以發展出一套十分獨特的形而上學。這一套形上學的根基深築在道德意識之自立法則上,由此而充其極以證會宇宙之創造與道德創造實為同一內容。宋明理學承先秦儒學的發展,六、七百年的歷史固然衍生不少錯綜複雜的義理,然不管是多複雜的概念,總有一恆常之「本體」貫徹其中,所有義理終須統歸至此本體;此本體或實體者,以儒家用語稱之,即是所謂「道體」。儒者之言道體,唯是經由辨是與非、由仁行義的過程,內在之明德智慧漸自充盈,乃至證悟天道生化之原理,而徹知道體之實蘊。近代受西方哲學思潮的刺激,亟欲將中國哲學改頭換面,重新以西方哲學思辨的方式建構儒家哲學者多矣,然適不適合、切不切當,多數是亟待商榷的。縱觀當代新儒家,真能掌握此中義理與分寸者,莫過於牟宗三先生,本文即取其說以論述儒家形上學。
起訖頁 175-210
關鍵詞 道體本體宇宙論即存有即活動圓融相即體用不二
刊名 當代儒學研究  
期數 201006 (8期)
出版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人禽之辨」之本體宇宙論的說明──關於牟宗三先生詮釋明道此一理論的一些討論
該期刊-下一篇 牟宗三先生對羅近溪哲學的詮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