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旨是藉牟宗三先生不同時期對龍溪四無句之評價,對圓教之規範作一反省,以見儒家成功圓教之路。牟宗三先生對王龍溪之評價從早期之《陸王一系之心性學》中篇中對龍溪的嚴厲批評,到《從陸象山到劉蕺山》所論四無與致知議辨,對龍溪之評述雖不無貶語,然卻力予稱譽,謂為能繼承陽明學之宗子。及至《圓善論》更進而以龍溪之四無句為儒家圓教之一典型,實已推崇備至。牟先生早期批評龍溪之四無為只具形上之證悟,而缺陽明四有句所兼之超越的證悟,中期進而確認龍溪之四無為能善紹陽明學,雖然較強調良知明覺之層次,但所述皆是陽明本有之義,是陽明之嫡子。後期則依圓教之義理,認為龍溪之四無已發展出更圓融而非分解的表示,似更能切合圓教的展示方式。然牟先生仍保留龍溪之學的不足之處,以為尚未能表現詭譎相即之義,需要以明道五峰補之,此見龍溪之學仍與圓教之教義有距離。本文結以儒家於達致天台之式之詭譎相即之義,於儒家之系統之要求實有嚴重的理論上的困難及解決之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