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校園霸凌事件由來已久,但處理成效一直不彰(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事實上,我們在處理霸凌事件上確實面臨一些困境,例如:教師與學校人員視罷凌為正常成長過程,被動處理罷凌事件(Graham, 2011);或學校人員專業知識不足,無法判讀是學生間的嬉戲或是攻擊事件,以致延誤處理(Bauman, 2008);其次,缺乏團隊支持與專業協助,面對罷凌事件,教師或學校人員常單打獨鬥,疲於奔命(Bauman& Rigby, 2006);此外,處理罷凌事件程序與單位權責不清,造成學校人員面對罷凌事件時,手足無措,互推責任。針對這些困境,Allen(2010)建議視霸凌為一發展性的問題,無害的衝突仍有可能發展成為霸凌事件,因此,對於無法判斷的衝突事件仍須持續介入與追蹤。Allen亦指出霸凌是一系統性問題,成人處理霸凌的方式與態度常在無形中影響學生,形成學生的價值觀,僅提供單一面向的防制課程是無效的,必須系統性介入,並將教師、輔導老師、心理師、學校行政人員、父母及學生納入其中。另外,建議校方成立罷凌事件處理團隊,納入校外心理、法律專家及警調單位一同處理霸凌問題。Olweus(1993)研究顯示反罷凌教育能有效降低罷凌發生率,O'Moore(2000)則建議不同對象應有不同的反罷凌教育,針對學校人員之反罷凌教育,內容應包括瞭解罷凌定義及影響因素,協助學校人員說出顧慮,提供面對學生衝突與通報的因應策略,及幫助教師瞭解不適宜的處理方式;對於學生及家長的教育,除反罷凌知能外,著重在建立關係、暢通通報管道及達成處理罷凌事件的默契。綜合以上多篇文獻,筆者認為以學校為基礎(schoolbased),建立團隊合作機制,系統化教育與輔導,及持續追蹤是防制校園罷凌事件的根本之道。而這些有賴教師及行政人員清楚瞭解罷凌事件處理流程及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Bowllan, 2011),關於處理流程各級學校多有訂定,大致分為查察、通報及處理三個階段,然而具體注意事項則多未明確說明。本文針對處理校園霸凌事件之注意事項及具體作法,分為「接受通報」、「初步評估」、「回應」、「介入處理」、「追蹤建檔」五大要素逐一說明,期待對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有實質的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