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有關癌症之早期診治與預防之相關研究,已大幅吸引國內專家學者之注意。而隨著近來緩和醫療的推動與相關法令的通過,有關癌症患者治療的心理、社會、倫理、及法律面,才逐漸引起廣大民眾及專家學者之關注。然而就癌症患者的整體性研究與服務而言,在台灣地區仍有待更極力地推廣。特別是就其心理社會面,則仍有待加強與宣導。癌症與心理社會議題的相互關係自18世紀以後即漸受注意,隨著心身醫學的發展趨向,過去20年來研究者的焦點亦隨之而變;最初主要在於找尋癌症性格(cancer personality),而後轉為心理社會壓力如何影響癌症的發生與惡化,以及癌症引起的心理反應及患者的適應方式對病程與預後的影響,最後轉向鑽研心理社會壓力、免疫功能及癌症形成三者問的媒介機轉。近年來,收治癌症患者之醫院也被認為需要提供照會精神醫學(psychiatric consultation)之服務、透過精神醫學團隊的積極參與,近年來有關癌症與精神醫學及心理社會學相關服務、教學與研究、已蓬勃發展中,進而帶動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成為一門專業。簡言之,就整體發展而言,心理腫瘤學是在心身醫學架構之下的新興學門。其宗旨在於研究心理社會因素,在癌症之發生、進展、預後、以及對患者及家屬生活品質及人性尊嚴等所巧扮演之角色。由此出發進而累積精神科直接服務介入、全人照護(holistic care)為基點醫學教育之實施、以及臨床研究等綜合性議題之知識與技術。過去一百年來,心理腫瘤學在日益進步之癌症診斷及治療趨勢下日漸受到重視,此名詞於一九八四年國際心理腫瘤學會中(International Psycho-oncology Society)首次被提出,至一九九二年,至少已有六種此一領域專門學術期刊發行。一九九六年於美國紐約召開之第三屆世界心理腫瘤學大會中,有超過一百場次之研討會(symposia)及三百篇以上之學術論文或壁報發表。本文旨在簡介心理腫瘤學的意涵、範籌及相關之主要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