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1960年,Luessenhop 和 Spence 首先提出人工的栓塞送到腦部動靜脈畸型(AVM)的概念,此後很少有類似報告。1970年,瑞典Gothenburg的世界第九屆神經放射線大會中幾篇論文提到經由導管可能把栓塞物來治療AVM,但這些都是在遠距離放出顆粒,並不能確定這些顆粒會漂到何處或阻塞那些血管,甚至有人試圖在頸外使用磁鐵來引導導管以到達較小的血管。直到1974年,Serbinenko發現了微導管而且末端繫上氣囊,這些氣囊可以擴大、縮小並送到遠端,且可成功脫離以堵塞頸動脈海綿竇廔管(CCF)。1978年,Debrun等人用latex detachable balloons 治療 CCF 和椎動脈廔管之經驗,自此10到12年內,在血管內神經外科手術有著很大的發展。1978年,Hieshsima 使用 polyethylene 小導管和 silastic balloons來治療外傷性的廔管。1976、1977年,Pevsner 和 Kerber 使用 calibrated-leak microballoon利用血流來到達小的皮質動脈,並運輸液狀栓塞物質(IBCA)來治療AVM和腦瘤。1982年,Romodanov 和 Shcheglov 使用 detachable ballons來治療112例顱內動脈瘤,其成功率及併發症率均在可接受範圍以內,自此便使血管內治療方式的地位確定。近年來由材料力學進步導致微導管(microcatheter)的發明,電腦的發展使血管攝影的數位化(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更能顯示微小的血管構造,以至許多進一步對血管、神經間解剖上的深入了解,使我們可以進步至把導管送至超過Cirde of Willis的大腦皮質動脈及穿透動脈(perforating arteries)處。再加上各種不同的新栓塞物的發現及早期診斷的影像檢查工具,使血管內神經外科手術已成為神經血管外科的重要輔助工具。以下簡就目前已被公認血管內神經外科手術作簡單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