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一九五○年代抗精神病藥物在臨床上使用後,不僅促成精神醫療由大型醫院住院轉向社區復健,同時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說(dopamine hypothesis)興起,再使得對於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與治療朝向精神藥物學的方向發展。抗精神病藥物經過四十年的使用,在對精神分裂病的治療效果上已累積了相當多數的研究證據,但是仍有其不盡理想之處,例如:有相當部分的病患治療效果不佳,而且很難避免運動方面的副作用,如錐體外徑症狀與遲發性不自主運動,此外,對於負性症狀,抗精神病藥物可改善也相當有限。1990年,clozapine再度在美國獲准使用,而臨床研究發現對前述情形似乎有所突破,加上其獨特的精神藥物學上的作用機轉,因此clozapine的存在對多巴胺假說形成強烈的挑戰。作者也曾經在十五年前提出臺灣最早有關精神分裂症與多巴胺假說之文獻回顧,隨著新近發展,目前臨床使用的抗精神病藥物已形成為(1)傳統抗精神病藥物(conventional antipsychotics) : (2)clozapine ; (3)risperidone與 Serotonin-Dopamine Antagonists (SDA)類藥物等三類藥物。這三類藥物對精神分裂症的療效為何,又對於多巴胺假說的相關性為何,本文將回顧文獻加以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