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肺炎鏈球菌之認識早在1880年代,當時,此菌名為 Micrococcus pasteuri。因為此菌是造成大葉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主要之致病菌,故又名為Pneumococcus。1926年因其在痰染色後之形態為雙球菌,改名為Dip-lococcus pneumoniae。直到1974年,因此菌在肉湯培養時呈現如鏈球菌之鏈狀結構,才正式命名為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無疑的,肺炎鏈球菌一直是造成成人或兒童侵襲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臨床徵候包括無症狀之鼻咽腔帶菌、肺炎、菌血症、腦膜炎、中耳炎和鼻竇炎等,其他如敗血性關節炎、骨髓炎、心內膜炎、心包膜炎和腹膜炎等。甚至會導致休克、腎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散播性血管內凝血、多重器官衰竭和死亡。在青黴素未發明之前,此菌引起之肺炎死亡率高達30~35%,佔人類死亡疾病之首(captain of the men of death)。青徽素用來治療後(1944),死亡降率5~8 %。人們對青徽素療效之信心,減少了對肺炎鏈球菌之重視,當時部份學者甚至質疑對肺炎患者之痰作細菌培養或鑑定之必要性。雖然在青徽素開始臨床使用之同年代,實驗室就已分離出青黴素抗藥性之菌株。直到二十年後(1967),第一株青黴素抗藥性菌株才由一位肺炎患者之痰檢體被分離出來。1974年,第一位以青徽素治療青黴素抗藥性菌株引起之腦膜炎而失敗之病例被報告。三、四年後,對青黴素具高度抗藥性和多重藥物抗藥性之菌株亦相繼由臨床檢體被鑑定出。1990年代初期,對第三代環孢素具抗藥性之菌株和以第三代環孢素無法成功治癒青黴素抗藥性菌株引起之腦膜炎亦時有所聞。就在全世界各地為抗藥性肺炎鏈球菌感染之治療大傷腦筋之際,醫界又再度對肺炎鏈球菌之疫苗寄予厚望。由於青徽素或多重藥物抗藥性之肺炎鏈球菌所具有的莢膜多醣類抗原型(capsular polysaccharide antigen)大多侷限於少數特定型,故疫苗之接種除了可以預 防肺炎鏈球菌之感染外,亦可以遏止抗藥性菌株之散佈。在台灣,肺炎鏈球菌仍是造成社區性肺炎、腦膜炎或其他侵襲性感染之主要致病菌,且在免疫功能不全之病患造成高死亡率。而青徽素抗藥性菌株,甚至第三代環孢素和多重藥 物抗藥性菌株在台灣已被分離出,且有持續增加之現象。如何適當的選用抗生素來治療和如何預防此菌引起之感染是當今醫界應重視和面對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