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輔導與諮商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多重哲學典範:彈性運用還是發展過程?
並列篇名
Multi-Paradigmatic Research Strategy: Pragmatic Flexibility or Developmental Necessity?
作者 李維倫 (Wei-Lun Lee)
中文摘要
本文對於黃光國教授所主張之「多重哲學典範」心理學研究策略提出疑問:「多重哲學典範」之主張,到底有沒有可能是依問題性質而採不同方法典範的實用主義彈性運用,還是根植於本土心理學發展道路中的進程現象,如從後實證主義、建構實在論、到詮釋學的進程?本文認為,不同科學哲學典範有不同的本體論,因此研究者很難在不同典範間遊走而不感到自相矛盾。如果研究者在經驗「多重哲學典範」時不是,也無法採行彈性運用的方式,那麼我認為,這種種的典範之於本土心理學研究者,有可能是經過深入探討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或轉移選擇的經驗。
英文摘要
To Professor Hwang’s multi-paradigmatic strategy for indigenous psychology, I raise the question that: is this strategy a pragmatic flexibility for various research intents or a necessary sequence from post-positivism, constructive realism, to hermeneutic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indigenous psychology? Regarding that different epistemological paradigms hold different ontologie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researchers to shift among different paradigms without being incoherent. If this is truly the case, then the various paradigms appearing in the field of indigenous psychology might indicate the researchers’ thoughtful choices or conversional choices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indigenous psychology.
起訖頁 091-095
關鍵詞 多重研究典範策略實在論後實證主義建構實在論詮釋學multi-paradigmatic strategyrealismpost-positivismconstructive realismhermeneutics
刊名 輔導與諮商學報  
期數 201511 (37:2期)
出版單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該期刊-上一篇 從個人研究的自我省思到華人學術社群的主體性提升
該期刊-下一篇 「實在論的心理學」與「主體的辯證」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