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前半的中國社會演進,與外來文學的影響密切相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後者的引進都有明確的政治意圖。為此目的,譯者和演者常將其改變(中國化),欲借其形式或內容,促動變革。莎劇的改譯即是此過程的一個明顯佐證。無論是前半期的社會問題還是後半期的民族問題,都有相應題材的莎劇被改編和演出,配合國情的需要。這一傾向在抗戰時期達到高潮。含有反抗內涵的莎劇被移植過來,並添加進新片段,用以宣傳和鼓動民眾投身抗擊外來侵略的戰事之中。由此,戲劇的宣傳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擴展,形成一種趨勢。本文舉出莎劇中國化改編的一些例子並作分析,同時將此現象置於國際戰爭文學和國內抗戰文藝的大氛圍下考察,佐以英國政府出於宣傳目的在把莎劇《亨利五世》拍成電影時的改動一例,揭示改譯的必然性。本文也想說明,翻譯是一個接受過程,常常受譯入語的政治語境制約而變形,即使是歷來以其藝術性聞名於世的莎翁,也會被譯者抽取其中對己有利的因素,加以改造後為現實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