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一八九五年中日戰爭敗績,被滿清皇朝割讓給日本之後,直到一九四五年十月陳儀(1883-1950) 代表國民政府在臺北公會堂(中山堂)接受日軍投降,總共有五十年時間在日本政府的統治之下。日本統治臺灣的這段期間,正是「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各界大力推展各項改革,進而達成現代化的重要時期,於是也為臺灣帶來許多與傳統中國截然不同的新制度,其中尤其以國民義務教育學制的改變,以及專科、學院與大學的設立,更是有別於傳統中國的教育制度,在這種源於西方的教育制度之下,現代化的學術研究於焉展開。然而這些臺灣早期的現代學術研究,卻在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之後,由於日本學者回國,使用語言文字的不同,以及社會和政治的動盪,因此無論學術研究或學術人才的培養,都沒能夠延續下去。民國以來臺灣的現代學術研究與學術,尤其是人文方面的研究與人才,整體而言與日本時代的教育和學術關係不大,甚至無關,反而與中國大陸「新文化運動」以來培育的學術人才關係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