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筆者在前文(營建知訊380期)中提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定下的政治目標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2002年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企圖心則有天壤之別。不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不僅止於喊喊口號,還是擬定出一套2020年所應達到的十項社會及經濟發展指標,其中第一項指標是GDP,2020年要達到3,000美元。依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字,大陸在2010年的GDP已經達到4,515美元(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9,430美元),所以十八大「加碼」要求2020年的GDP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也就是9,000美元,是十六大所訂目標的三倍。既然綜合指標有這麼亮麗的成績,老百姓的實質生活是否也有相應的改善呢?不可否認改革開放確實將吃飯穿衣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但是物質欲望是與時俱進的,所以大家的關注開始轉向「房事」問題。十六大第四個指標是城鎮地區的人均住房面積,2020年要達到30平方米,而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數字,2012年已經達到32.9平方米,同樣是超前達標,但問題是老百姓對這個數字並不認同,而且眾說紛紜。到底是數字本身有「水分」?還是數字背後隱藏其他原因?本文將就這個全民關注的「房事」問題做較全面的分析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