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科學發展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鈹的自述
作者 蘇明德
中文摘要
18 世紀末,有一位法國礦物學家Haiiy(Rene-Just Haiiy, 1743-1822)獲得了一塊「綠寶石」。這種「綠寶石」翠綠晶瑩,光輝奪目,流傳已有幾千年,一直以來被人們看得比金鋼石還珍貴。可是究竟採自何種礦土,卻始終不明。雖然遠在公元1世紀時,一位羅馬學者曾指出,一種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已被採掘的六角狀綠色礦石--綠柱石,跟「綠寶石」有親緣關係,但一直沒有得到證實。這次Haiiy 根據「綠寶石」的晶體結構,再度斷定「綠寶石」和綠柱石是同一種礦石。為了證實,他請求法國化學家Vauquelin(Louis-Nicolas Vauquelin, 1763 -1829)精細分析,測定結果證明兩者化學成分果然相同。意外的是,還發現了它們都含有一種新物質。這種新物質有一個古怪的特性,把它溶在硫酸銨溶液中所產生的鹽,竟然有甜滋滋的味道,真是前所未見。Vauquelin斷定這是一種新元素的氧化物,並在1798 年發表了論文,把這種元素命名為「glucinium」,就是「甜」的意思,因為發現到所有含有這元素的礦石嘗起來都是甜甜的。一直到1957 年,國際學術界才建議改名為「beryllium」,意思是取自希臘文的「綠寶石」(beryl),就是我「鈹」,符號是「Be」。
起訖頁 38-45
刊名 科學發展月刊  
期數 201506 (510期)
出版單位 中華民國科技部
該期刊-上一篇 二氧化碳捕獲
該期刊-下一篇 台灣板塊構造與地震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