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們在輔仁大學共同參與由校牧田默迪神父和宗教輔導中心主任許詩莉修女共同發起的跨院系研討會,大約有八至十位不同科系的老師參加。這個形式簡單的討論會每月舉行一次,每人輪流當一次引言人。當年的主題是「人」,我們嘗試經由各個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者來瞭解「人」的意涵。本刊編委會召集人劉兆明教授於第二年參與了我們的討論會。他當時就對於這個主題非常感興趣。在彼此多次討論後,企盼能由不同學科角度來探究「人的意義」專題的構想,也逐漸浮現出來。我們對於編輯學術刊物和籌備學術會議都有過不少經驗,但是要跨出自己的學科領域主編專題,則是頭一遭。由於不同學術領域的專家對於這個專題的認知差距頗大,再加上對主題的認知還不夠成熟,以至於初期的邀稿過程並不順利。我們當初的單純想法,是希望能夠從各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來討論「人」這個主題。後來一方面瞭解到不同學術領域橫向溝通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體認到要把「人」當作一個客觀對象加以解剖、分析的內在矛盾性。就如本專題劉千美教授的論文前言所云:「因為『人』不是科學認知的對象,卻是科學認知與倫理行為的形上學預設。而所有有關人的認知判斷,都將觸犯形上學推論的歸謬法,成為無意義的命題。」這段話正好詮釋了本次專題的意義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