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庭心理師於《應用心理研究》第六期〈經歷九二一:災民安置所的心理重建經驗〉一文中(以下簡稱李文),呈現了一個臨床心理實務工作者配合台北縣政府衛生局的計畫,以「心理師」的專業角色進入受災的民眾當中,試圖進行所謂「心理重建」工作的心得與感想。其中,因著接觸災民,並對災民的狀況進行持續性的認識與瞭解,發現了「心理師」所持的預設的限制,在面對災民的實際狀況時,回過頭來挑戰了原先自身的災難視框,從「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出發,轉向到「災難做為一個觸發事件」的思考,最後並試圖發展出兩個有關災難的假說與心理重建介入的概略模式。本文將從李維庭心理師的工作團隊所紀錄的重要田野資料及其反省,進行概念語言上的反映性思考與回應,這樣的反映(reflection)對一個試圖反思自己專業工作的實踐者而言,似乎有些嚴苛,但我想要呈現的是:當一個臨床心理專業工作者在此種災難介入的情境中,發現了自身專業的無效性,然後進行所謂的反思與調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激發出了許多重要而有意義的反省和紀錄,但是在最後,卻又透過專業知識的再生產,再度鞏固了原先專業對災難無法發揮作用的工作模式;而呈現這樣觀點之重要性,乃是因為在實踐的行動場域中,我們常常面臨許多類似情況,卻沒有機會看見這麼用心的調整,何以仍然無法讓情況發生改變?反映正是協助我們發現這種盲點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