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討以西方「藝術史」學門的理論基礎轉成本土化與應用教學的問題與創新的可能。並以94 學年度東華大學通識課程「藝術導覽」(Guidance to Arts appreciation)為例,從藝術史的學科結合文學、歷史、材質、技法、哲學,教學生分析及詮釋藝術作品。就跨領域的「教」的面向,課程內容設計上,每堂課藝術流派介紹結合歷史、哲學、電影、展覽、公共藝術、流行文化方式講述,放映許多圖片與較短的藝術影片,導引學生朝向西洋與本土、古典與當代的對話。設計課程符合通識教育的原則:基本人類文明的文化關懷、以學生為主體作為學習的開端、介紹不同種族藝術及對多元文化尊重。在學生跨領域「學」的回饋,顯示通識教育跨領域學習的整合與連貫性,一方面學生口頭報告的品質,直追藝術史科班的水準;另一方面,每個學生自動就其專業部份契合藝術史的相關內涵,例如:歷史系的學生談論兵馬俑的類型與歷史文化。從學生的創意表達可以窺見藝術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語傳系的學生將巴洛克的畫作以戲劇型態演出,理工科的學生引用流行小說《達文西密碼》詮釋〈最後晚餐〉。藉由跨領域的教與學,藝術真實進入學生生活,打破狹隘的專業訓練與單向的思維模式,達到通識教育的「人本主義」及「全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