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coln Allison在正視運動(Taking Sport Seriously)的導言就指出運動產業在歐美世界排名高達第六,最近中國推行的七大重點產業,運動產業即是其中之一,中國桌球明星鄧亞萍則是在英國的劍橋大學攻讀運動經濟學,也是另一明證。可見運動做為一種現代新興產業,是學術上值得研究的課題。但做為一種社會現象,運動似乎不受學者的青睞,所以在社會學的探討上付之闕如,近來歐美的學者嘗試要改變這種現狀,出版有關運動社會學的書籍,並且廣設運動與休閒學術中心,誘使學生研究體育的風氣。型態社會學理論不是沒有缺點,有人批評它是另一種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以歐美社會為中心解釋運動的發展,貶低其他非西方文化,有種族優越之嫌。除此之外,這個理論沒有處理到性別、政治經濟等問題,也是被人垢病之一。Elias和Dunning在尋求興奮的結語也承認不是每個地方的運動休閒,都經歷過這樣的文明化過程,這只是歐洲社會的經驗罷了。以中國為例,在古代就以讀書人的士人階級為自豪,整個社會價值鄙視以勞力為主的工作,即使迄今運動在華人社會裡仍然視從事體育的人和「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劃上等號,導致運動無法興盛,這就無法以文明化來解釋了。但不可諱言的,刑態社會學的確為運動研究帶新的視野,特別在全球化有敏銳的觀察,文化產品為了因地制宜,而產生減少對立和增加多樣的現象。近年來一些碩士生也用這套理論來分析日據時代在台的體育發展,日本人利用文明的競技運動來教育當時的台灣學生,使他們成為’現代國民’。可以在預見的將來,文明化過程的取徑可以在匱乏的台灣運動社會學界注人一劑強心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