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社會學系的同學來說,學習的一大問題是,社會學好像什麼都是,好像什麼都不是。1960年代年青的Smelser,在社會學界,就成為閃亮的學術明星,意氣風發,1962擔任美國社會學會機關學報,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主編。並在1969主編社會學趨勢的專著。推動了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年度社會學大趨勢的年報。那時他就為文指出社會學是「一個領域,多種架構。」「社會學和其他社會科學比較,缺乏一個單一的概念架構。社會學因包含了分歧的架構,很難和其他社會科學區別,如經濟學和文化人類學。說起來,社會學包羅萬象,太過廣泛,中心太弱,疆界又過於糢糊。」(p.9)他認為「適當」的社會學領域應該是:人口、社會心理、團體與組織、社會結構、文化。參加社會學趨勢撰寫的社會學者,分為三派。一派認為社會學需要一定架構,一派傾向以社會議題為中心,自由發展,不宜限制。第三派則不置可否。經過討論和辯論。他們所認定的社會學的領域包括了十大領域:階層、政治、社會過程、制度、個人與社會(社會心理)、組織、都市、人口、政策、理論和方法。年度評論出版後幾年,領域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龐雜。我們可以說,任何議題都可以變作XX社會學。除愛情、音樂這種優雅的領域之外,也可以有「廁所社會學」(廁所是很重要的中小學在校和公共場所婦女問題,早就有廁所社會心理學了)。社會學的內容是以議題而非分析架構為主軸。由此觀之,上面的議題在分析時,往往會重疊。如階層、都市和人口,政策、制度和政治常常採用相同的資料、分析方法和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