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0多年來,政府角色已有諸多重大轉變,其中一例即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與傳遞,包括去管制化政策和公用事業的民營化,提供人民更多元化的選擇,同時藉此提高政府治理效能與服務滿意度。然而,公共服務的課責問題也因此而受到更多的關注。另一個轉變則是: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持續下滑,人民不再是無條件支持政府的所作所為,而是詳細檢視和嚴厲批判政府政策的制訂與執行過程,甚至出現主政者重視民意的程度遠高於前,但民眾的支持度或滿意度反而大不如前的弔詭現象。事實上,上述之政府角色的轉變,涉及到公共治理的幾個核心概念:績效、課責、信任與參與等。這幾個概念之間的因果關係雖然仍難以論斷,但可以確定的是,彼此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密,也是國際組織(如OECD、WB、APEC)衡量公共治理品質的重要面向。不過,本文之目的並不在於梳理這些概念間的異同,而是關注於:如何透過擴大公民「參與」來提高政府治理「績效」,以滿足人民對政府的「課責」和提高人民對政府的「信任」?為了回答此一問題,本文擬從公民導向(citizenbased)的績效衡量與課責模式切入,並提出透明治理與開放政府的觀點,有助於此一目的的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