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根據全球調查,青少年中有憂鬱症狀的比例佔15.8%到19.1%;一項南台灣青少年的憂鬱症狀的調查中也發現九千多位國中生憂鬱情緒的比例高達12.3%(Lin, Tang, Yen, Ko, Huang, Liu, & Yen, 2008)。另一項青少年憂鬱傾向與危險因子的研究也發現一千多位15至18歲高中高職青少年中,20.9%的青少年雖未達憂鬱症診斷標準,卻有明顯的憂鬱情緒(吳昱得,2014),顯示青少年憂鬱情形是常見現象;若任其發展,不加以介入,青少年憂鬱變嚴重,就會造成無可挽回的自殺衝動行為。青少年憂鬱是多項因素交互影響而成,但其根本問題在於青少年缺乏自我調節能力,以至於無法有效處理憂鬱情緒,導致自殺衝動行為;因此要根本解決青少年憂鬱與自殺行為,家庭、學校與社會應當將焦點放在如何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調節能力,使青少年即使遭遇負面情緒,仍能保持理性,不被情緒綁架,做出無法挽回的行為。因此本文將從青少年生理與心理發展需求,以及外在環境因素來分析憂鬱的形成,以說明自我調節能力(self-regulation)為何是減緩青少年憂鬱情緒的關鍵;並提出社會情緒學習課程(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可作為促進青少年自我調節能力發展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