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本土心理學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傳統與現代華人的「士大夫觀念」--階級社會的素樸心理學分析
作者 王震武林文瑛
中文摘要
這篇研究想解答的問題是,所謂的「士大夫觀念」是什麼?傳統與當代人的「士大夫觀念」是否一脈相承?它是怎麼形成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它背後的「素樸心理學」觀點是什麼?分析結果顯示,「士大夫觀念」可能是起源於孔子留下來的「君子」與「小人」兩個二分的「人格原型」。這兩個人格原型在其後的歷史發展上漸漸地與「尊與卑」、「貴與賤」等概念合流,從而不但為社會階級提供了心理基礎,而且使得不同階級的人,在人格評價上出現了明顯的高低之分。更重要的是,古代的階級社會本身,以及配合前述階級思想的政策與法制,皆為「士大夫觀念」提供了現實的基礎,使它的運作有了現實上的意義。我們認為,這種「現實」因素在社會觀念的型塑上居於關鍵地位。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說「士大夫觀念」可能存在於當前社會,自是可能的。因為不管誰來當「士大夫」,只要社會階級存在,而且這些階級與明顯的指標--如學歷--發生關連,「士大夫觀念」就有了現實基礎。另一方面,國家的作為與公信力也可能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古代,士大夫是由政府認定的,特權是由法律給予的,因此,它們非常醒目且無可置疑,自然會影響整個社會的觀點。依循這個理路,當現代政府制定「分流教育政策」,並用國家的力量去執行,則不論政府多麼反對「士大夫觀念」,他的所做所為事實上正為「士大夫觀念」提供現實基礎。在「素樸心理學」的探討方面,依據我們在分析「士大夫觀念」時對其相關因素所做的澄清,以及分析典藉與古人著作中的人性觀,基本上古人是相信人可以分類,也應該分類對待的;而分類認定的工作則宜由政府來執行。有趣的是,根據一份非正式的觀察資料所作的分析顯示,這些傳統素樸心理學觀點,至少還存留在當前部份關心教育的學者心目中。更有趣的是,這些擁有傳統觀念的學者,正是對「傳統士大夫觀念」最感憂心的人。
起訖頁 119-164
關鍵詞 士大夫觀念升學主義分流教育政策階級社會觀
刊名 本土心理學研究  
期數 199812 (10期)
出版單位 心理出版社
該期刊-上一篇 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
該期刊-下一篇 有這樣的「素樸心理學」嗎?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