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與其所帶來之創傷,是人類亙古以來,面對超出經驗範圍的自然或人為突發事件,所必須面對之問題,其心理精神反應之分佈,可以由造成廣泛失能的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到正向的學習經驗以及人生信念之超越與整合。根據Murray等人於1996年之研究及預測指出;到公元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disability)之原因,除心臟血管疾病以及憂鬱症獨占鰲頭之外,交通意外(第三位)、戰爭(第八位)、暴力事件(第十二位)等亦廣泛影響未來人類之身心健康及功能,而上述三項在過去精神醫學之研究中,顯示與PTSD有密切之關係,由此觀之,不僅是自然災難,隨著愈趨複雜的社會變遷,我們可能遭遇的災難事件頻增,意外事件、強暴、被綁架、兇殺、身體之暴力攻擊......等,更增加了災難與創傷後心理精神問題發生的機會。此外,由國外大規模之流行病學研究指出:由PTSD所呈現之脆弱性(vulnerability),增加患者共患(co-morbid)憂鬱症、恐慌症、物質濫用等其他精神病之機會,因而更進一步增加患者之失能與痛苦。由此觀之,急症醫學以及精神醫療專業人員,對於PTSD認識與治療之熟稔、及時之心理衛生介入及預防、早期診斷以及正確的治療,在當今之醫療情境中更形重要。一般而言,在創傷後第一個月是為急性期,心理衛生之工作重點為心理支援及衛教;創傷後第二至六個月為復原期,工作重點為危機及哀働反應處理,第六個月後為重建期,著重發覺並追縱罹患精神疾病之高危險群,心理輔導、以及精神醫療。本文除概略簡介PTSD之認識與治療外,特別強調目前學界逐漸重視之創傷後急性期之藥物及心理治療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