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生活品質」這個概念最早可說是由亞理斯多德(Aristotle)所提出來的,他是從「快樂(happiness)」的角度來看生活品質,認為快樂是上帝所恩賜給人的,是一種貞潔的心靈活動,因此快樂的人可以活得好、事情也做得順利。傳統華人對這方面的看法是從陰陽調和的角度來看,認為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可分為陰與陽,若一個人能順天地之運行法則而生活、陰陽能調和,則就可長壽、就有好的生活品質。「生活品質」一詞正式出現在美國的詞彙中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當時所強調的生活品質是有好的生活,而不單只是物質上的滿足而已。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心理學家及社會學家很早就已經涉入了相關的研究,他們早期所常使用的詞為「幸福感(well-being)」、「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快樂(happiness)」、「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等。這些詞所隱含的意義不外乎是從個人正負向的情緒、主觀認知的層面、以及身心健康的角度來評估一個人整體的生活情形。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及經濟的發展,以及醫療水準的提升,「生活品質」這個詞越來越被用的多,且其相關的研究也有越來越被重視的趨勢。我們從醫學及心理學界所常用的資料搜尋庫 MEDLINE 及 PSYCHLIT,以 quality of life (QOL) 為關鍵字來統計過去三十年來提及此關鍵字的論文篇數,也可以看出與生活品質相關的研究始於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末期則大幅攀升,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生活品質研究所涉及之範圍相常廣泛,不同領域的學者對生活品質有不同的定義或看法,例如:經濟學家、醫療學者、心理學家對生活品質的定義及其研究之著重點就有不同,本篇只打算將重點放在「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上。簡而言之,在區分上若「生活品質」指的是個體對生活中自認對其重要部分的滿意程度;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指的是個體對生活中受到健康而影響之重要部分的滿意程度,這要與常被拿來取代作為測量健康相關 生活品質的「健康狀態(health status)」的好壞程度來做區別,後者指的是個體在生理失能、疾病症狀、功能損失方面之相對健康程度,也就是說後者只從生理狀況的角度來反映生活品質,在包含範圍上是比較狹隘的。本篇從以下五個「W」來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