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社會高齡化的趨勢下,造成了以慢性病為主的疾病形態,由於「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為當前世界各國在推動照護服務的主要理念,因此以社區為基礎的照護中心或居家護理等相關服務模式,便成為滿足受照護者需求的重要途徑,過去的居家照護形態,多以家庭成員退出職場以提供無給職、非專業的照顧服務,這種情形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錯置,對於受照顧者而言,未必能獲得真正完善的照護協助。藉由有線、無線傳輸通信和穿戴式微小化的生理參數感應器 (sensor) ,慢性病患可在自己的起居室享有即時的生理偵測與專業雙向互動,大大降低病患和專業人員的舟車勞頓,增加病患的活動自由度(mobility) 和其疾病的自主管理,長期以降低醫療支出並提升其生活品質,此即遠距居家照護系統的服務模式。遠距居家照護系統的服務模式在去年席捲亞洲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亦展現其臨床照護的應用性,對於SARS 接觸者或可能接觸者實施的分級居家管理,若能搭配遠距居家照護方式觀察及控管疫情,將能有效減輕大量監控人力的負荷,充分掌握居家隔離疑似病患的動態位置,有效防範人員流動所造成的疫情擴散及社區感染風險。本文將針對國內外遠距居家照護之市場及需求、照護服務模式、臨床應用的效能、通訊網路傳輸模式、生理偵測感應器材發展、未來展望及困境等相關議題,進行全面探討。希望由此新知的傳遞,鼓勵專業醫護人員積極投入相關研究計畫,藉由多元專業 (multidisciplinary) 的發展組合,建立遠距居家照護系統的服務模式,以謀求病患的最大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