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一個主要公共衛生的問題,根據美國、台灣在所有的開業醫的門診統計資料看來,它是十大最頻繁症狀之一,並據Hopkins 醫師在1988 年的統計,以十萬人口來講,一年大概有七至八萬人有過頭痛的經驗,而這七至八萬人中約有二萬四千人需要以止痛劑來治療頭痛,大約有九千人經歷非常嚴重且令人難以忍受的頭痛,而有一千六百人左右會找他的家庭醫師看,其中二百八十人會被建議到大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而有十人會有腦瘤的診斷,從這個數字來看頭痛確實是一個非常頻繁的症狀,但真正有問題的只有極為少數。偏頭痛為血管性頭痛的代表,是一相當古老的疾病,從醫學史上來看,最早有紀載大約是西元前世紀左右,埃及底比斯的古代醫學文摘中,而在西元一千年時Aretaeus 即詳細描述過偏頭痛的臨床症狀。在中古世紀的醫學圖片中,就有毛巾綁住頭部來解決頭痛的處方。隨後人類就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解除偏頭痛發作。十九世紀以來,近代醫學的發展,逐漸找到幾種特效藥可抑制偏頭痛的發作或減輕其症狀。在西方社會中,患偏頭痛的人,比例相當高,根據美國的統計,全美工作人口中有2 仟1 百萬人患有偏頭痛,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日常工作,故西方先進國家在市區中設有偏頭痛急診中心,可緊急處理無法上班的患者。最近數年,新藥的研發,不但對此病有新的療效,同時也對此病的致病機轉有較深入的研究。特別是此疾病發作時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甚至無法工作等,造成社會國家經濟的損失,本文即探討此疾病藥物治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