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成年人有過背痛經驗,近10%的人曾因背痛而就醫,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的疾病是造成年輕人及中年人背痛的常見原因(姿勢不良、椎間盤突出、脊椎退化、椎間盤滑脫、關節炎、背部筋膜發炎、原發性或轉移性脊椎腫瘤、腎臟病或發炎、輸尿管結石、攝護腺發炎、 或骨盆腔發炎、情緒、壓力等也會引起背痛)。 椎間盤是位於兩個椎體(vertebral body)之間的彈性構造,具有負重、延緩衝擊及穩定脊椎結構等功能。外層的纖維環是由多層錯綜排列的纖維板所構成之堅韌構造,位於其內部的髓核組織為膠狀構造,可以承受並吸收分散脊椎垂直的壓力 (圖一):神經根位於其後外側,而硬脊膜所包圍的脊髓或馬尾等構造恰位於其正後方,扛抬重物時,椎間盤受到擠壓、牽拉及扭轉的力量作用,一旦超過纖維環可以承受的程度,會引起外層的 纖維環構造變得較脆弱而變薄或破裂,髓核組織向後外方或後方脫出,直接壓迫脊神經根或其後方的硬脊膜,引起坐骨神經痛(sciatica)、肢體無力、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或脊髓病變。椎間盤突出或髓核的退化會導致椎間盤的退化,椎間盤的水含量及高度會下降,穩定脊椎及負重的效果也變差,造成力量不易分散及吸收,集中在後的椎間關節,引起脊椎的退化,終至日後的退化性椎間盤疾病及椎間管狹窄,所以脊椎的退化主要是源自椎間盤的病變。鑒於目前椎間盤生物力學及椎間盤突出或退化的病理生理學,尚未廣泛地被了解,於是我們對椎間盤的構造、作用、生物力學、椎間盤突出與椎間盤退化的病因、病理生理機轉及椎間盤疾病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未來發展趨勢,加以深入探討,以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