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西方國家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及造成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台灣地區乳癌的發生率雖遠低於西方國家,近幾年來也逐年增加,目前已僅次於子宮頸癌,高居女性癌症的第二位。早期診斷及適當治療的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乳癌並 非單一的疾病,其在臨床表現及生物意義有相當程度的異質性,必須針對每個腫瘤的特性,才能施以最適當的治療,得到最好的效果。近年由於醫學的進步,使我們更瞭解癌症的成因。除了傳統的組織形態檢查外,已有其他的技術可以應用於乳癌病理。臨床上病理醫師在診斷乳癌或其前期變化(premalignant change)所扮演的角色,主要可簡單分為三部分:(一)在前期變化須能辨識具異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形態變化的病人,因這群病人有較高的機會未來發生乳癌;(二)在診斷乳癌原位癌時,須辨識低惡性度(low grade)的原位癌:(三)在診斷侵襲性(Invasive)乳癌方面;須提供足夠的病理資料以做為治療病人的依據及預後的評估。以下我們就乳癌的病理概括分為診斷及治療預後因子評估二方面來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