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討佛教深層生態運動代表人物史耐德的環境思想。史氏最具代表性的觀念,一為偏向情感意的「地方感」,一為具實踐意的「僧團」觀。「地方感」正是佛教走向生態化、綠色化的基石,由於地方感的思想座標,才使得佛教走出超越論的主體哲學。史氏的「僧團」觀,其成員泛指動物、植物所成的「社區」,就傳統佛教的意涵來說,是去經典脈絡化的擴張性詮釋,因此,其背後的實踐意圖有待重新評價。針對「地方感」的討論,本文以史耐德英譯的《寒山詩》作為題材,呈顯史氏反應在譯作中的地方感與荒野,正是他受中國文化啟發的北美本土經驗,上接梭羅自然寫作的傳統,下開史氏尋找一個地方深耕的生活方式。史耐德對「僧團」的詮釋,要放在慈悲觀的脈絡來理解。史氏主張結合東方心靈淨化的慈悲與西方社會革命的慈悲,尊重文化與生態的多樣性,為最無助的弱者代言。他公開呼籲每個「僧團」的成員皆有其生存的權利,其權利在政府議會中應有代表權,這便造就史耐德基進的佛教環境哲學。然其立論實有不足,因此,筆者建議以「淨土」作為實踐動機,以滿足「僧團」轉向的必要性,並由「僧團」的觀念,修正「人間淨土」有「淨」而無「土」的根本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