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廬山慧遠的彌陀論
作者 陳敏齡
中文摘要
慧遠對阿彌陀佛的探索,從理性的思辨開始。他最初從阿毘曇的分析哲學進入,因二分法之故,陷於法身和化身二者的異質或同質的困惑。其後,他引用般若中觀的空有不二的辨證法,試圖理解彌陀的存在。但他最後還是傾向追求空有、生滅的背後永遠不變的法性,也體得了那個超越一切二元對立、永遠普遍的彌陀。慧遠一方面以靜態的用語,表現佛的法身,他方面以動態的用語,表現佛的化身,而且靜態的法身和動態的化身兩者,本來不是兩個別立的個體。這種二身說,和般若的空有二諦義並無不同,但慧遠更進一步,提出絕對的一者,尤其是晚年的〈佛影銘〉中,所謂的法身的概念,其實不是法化二身說的法身,而是法、化二身融合的「絕對的法身」。在中國淨土教史上,有關彌陀的三一論爭,經常被化約為二,一是聖道門的應化身說,一是淨土門的報身說,而慧遠從法身和化身二者的異質或同質的問題切入,體得了那個超越一切二元對立、永遠普遍的存在,超越一般報化之爭的格局,直追太初以前未分化的原點,他所提示的聖是何等存在的的原貌以及如何思索成聖的信仰之道,是具有普世性的意義。
起訖頁 93-114
關鍵詞 阿彌陀佛佛身觀法身法性慧遠
刊名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期數 200207 (7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黃門」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種種問題
該期刊-下一篇 再論獨孤沛之「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