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向」為世親、曇鸞和親鸞的淨土思想的核心概念。世親的《淨土論》提出以迴向門為歸結的五念門,曇鸞和親鸞繼而以對於迴向的殊解來建立他力本願的淨土論,本論文首先在唯識理論的脈絡當中,運用了長□雅人與高崎直道的相關討論,探討了迴向和轉依、識轉變的理論關連,指明迴向的佛教存有學的思想基礎。迴向是一種淨土的信仰行動,本論文進一步也探討了信仰行動的在唯識學與如來藏說的交涉觀點中的「三種佛性」和「三種信」的交涉的課題,釐清了信仰對象和信仰主體的整體性關聯。本論文以上述討論為背景,進一步對東亞的淨土思想史重新加以理解。從世親、智顗、曇鸞到親鸞的淨土教理的轉化,闡明「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彌陀)如來」的信仰論的兩個環節,藉以重新理解淨土教理史的整個思想基盤。首先,世親和智顗著重於闡釋「大信心者即是佛性」,給予了信仰行動一個佛性論的佛教存有學的基礎;結合了無量壽經的本願思想,曇鸞轉而證立了他力本願說,親鸞論立了絕對他力信心成就;曇鸞、親鸞轉而著重「佛性者即是(彌陀)如來」的信仰論。本論文對於東亞淨土思想不僅採取發展史的觀點,也從迴向理論的思想結構的釐清出發,反思東亞淨土思想的整體思想底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