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四〇二年,在日益衰微的東晉,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王權與佛教僧伽 之間的衝突。當時總攬政權的桓玄,在沙汰佛教的僧侶之後,又下令全國的僧侶必須要向王者敬禮。這道命令引起當時佛教界領袖慧遠的反對。慧遠致書給桓玄,宣稱沙門乃方外之賓,不應該向君主禮拜,這就是史上聞名的「沙門不敬王者論」。桓玄收到這封信後,就取消僧侶須向王者禮拜的命令。歷史上的這個政教衝突歷時很短,但卻引起許多佛教史學者的注意。他們認為,這次衝突,基本上,是由於中國文化與印度佛教思想在意識形態上不和所造成的。本文想藉著分析慧遠在這次衝突中的立場與態度,來批評這些學者所持的文化衝突的見解。基本上,本文認為,這次政教衝突,放到整個佛教史來觀察,它的本質與發生在南亞或東南亞的佛教國家如泰國、緬甸、與錫蘭歷史上的王權與僧伽之間的衝突並無不同。因此,這次所反映在慧遠論述中的政教衝突並非僅侷限在中土;它是具有普遍性的。要了解這種現象,我們必須從佛教本身的教義著手。只有從佛教教義中來看,我們才能發現僧伽與王權之間的緊張性。而這種緊張性事實上是根植在佛教的宇宙觀中。因此本文將從佛教的宇宙觀及僧侶與君主在這宇宙觀中所占的地位為基礎,來討論佛教教義中君主與僧伽之間的關係。從這基礎,我們又可解釋慧遠在這次政教衝突中所表現的一個矛盾立場--他熱烈地支持桓玄沙汰僧侶的政策,卻斷然地拒絕沙門向王者禮拜的命令。這觀點一直是過去佛教史史家們所忽略的。 |